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后疫情时代,智慧校园网站建设的挑战和契机

2022-2-21 | 1525

         庚子年的新冠疫情让这个寒假格外地与众不同,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让线上教学匆匆上马,所有老师不得不整装出发做起了“十八线主播”。期间经历了各种问题,比如网络平台选择问题、学校网站建设信息化硬件配备问题、教师整体信息化素养问题、线上课堂组织管理问题,等等等等。经过了几周时间的适应,目前全国线上教学已经基本趋于稳定状态,从国家到省市区各级智慧教育平台和丰富的资源为线上教学提供了坚实保障,教师整体信息化素养得以迅速提高,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式得到大面积应用,学生也逐渐适应线上课堂的学习方式。随着举国上下众志成城,疫情目前在全国已经基本趋于稳定,所以相信很快就可以重返校园。那么,当疫情结束以后,线上教学该何去何从?这次大面积的网络课堂实践又会给学校教育带来怎样的冲击?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当前的学校教育生存状态。可以这么说:此次疫情对学校教育既是考验也是挑战,既是困境也是机遇。



一、重构信息化环境下的校园生态

     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及《智慧校园总体框架》的发布,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智慧校园的网站建设,这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当疫情来临,线上教育不得已直面战场,如何进行数据统计,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传递,如何落实常规管理,如何进行线上教研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对我们传统的管理生态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并亟待做出改革。

1、从重设备建设到重规划设计

     长期以来,在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大多数学校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思考,造成国家为学校配备的智能化网络、校园管理平台、办公计算机、交互式白板、电子班牌等大量设备堆砌。因为缺少整体规划设计,导致各种设备之间缺少互联,没有形成系统性构建,很多学校虽然建有学校网站、教师博客、人事管理、学生评价分析、校本资源库等系统,但是这些系统都相互独立,各系统数据账号等信息不通,演变成新的信息资源孤岛。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因此导致疫情发生时,大量的设备、平台和空间在校园中,却没能借助智能网络实现扁平化的管理,没有利用云计算对师生管理和线上学习的各种大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校园管理能力的迟滞。我们学校在此次疫情来临,线上教学急切上马之时,学校管理能够游刃有余,直播课堂有序展开,则得益于学校在建校之初就在盐湖区教科局的统筹安排下,设计好了校园管理信息云平台,并将班级空间、教师空间和学生个人空间全部打通,实现了校园信息的收集和资源的共享。


2、从重硬件建设到重软件使用

     目前很多学校在硬件环境基础实施建设方面不惜重金投入,在硬件设备配置上也是高标准,有些设备的技术性能参数远远高于实际的需求。但在软件系统方面投入甚少,智慧化的网站建设应用平台也是停滞不前,与传统数字化校园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严重忽视了软件平台系统在智慧校园网站建设中的重要性。我们学校在智慧校园网站建设过程中除了丰富学校空间建设和完善教学资源,同时还为老师推荐了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学习强国等综合性学习平台,学科网、菁优网、101PPT等专业优质资源网站,微课之星、剪辑大师、XMINd、讯飞听见等专业技术软件,综合性资源和专业工具有效地帮助老师完成教学。同时我们为每个学生配备了智能平板,并加入了洋葱数学、3E口语、英语趣配音、为你诵读、班级优化大师、晓黑板、UMU互动等优质APP。因此当疫情来临线上课堂开始上马之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有了足够的支撑。这也启发我们所有人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应以应用为本,从学校教学、教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实际需要出发,合理设计,开发适应智慧化校园的各种信息化系统平台,才能充分体现数字化、智慧化校园的先进性。

3、从重常规管理到重教师培训

     很多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常态教研扎实开展,听课评课如火如荼,但是在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导致线上教学开展之际,各种狼狈。因为我们学校建校之初,确定的就是信息化教学的办学思路,所以非常重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十多次的业务培训,并进行达标过关考核。比如希沃培训、剪辑大师培训、班级优化大师培训、洋葱数学培训、微课制作培训、UMU互动培训、晓黑板培训、3E口语培训、习学系统培训等等。此次疫情到来后,学校全体老师都能迅速投入到线上课堂中去。老师们不仅仅是很好地驾驭直播技术,而且能够结合学校课改理念对线上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适当的改革和创新。课前给学生推送任务单和自制微课促进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实时转换直播状态,师生有效互动,不仅教师是主播,我们的所有学生都是主播,真正做到了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和有效融合;课后我们不仅利用家校本回收作业,还会利用UMU互动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推出个性化的微课指导,也会推出习学测练,系统自动批阅,老师回收大数据反馈教学,真正做到了信息化服务于教学的目的。



二、重构学校教学理念和顶层设计

     疫情之下,很多学校线上课堂匆匆上马,大多数学校都是把学校日常课堂照搬到了线上,教育部紧急下文,要求学校要对教学时间和线上课程进行重新设计,不能只开设考试类科目的课程,而是抓住疫情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包括心理健康类教育等等。有限的教学时间、多元的课程内容,还要兼顾教学质量的压力,这就对学校的教学理念和顶层课程设计有了一个大的挑战。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在线学习,在线学习需要怎样的脚本设计?全民战“疫”的当下,如何打开防控疫情这本无字之书,又怎样设计“宅”家课程,让特殊时期的非常教学成为价值引领和素养转化的有利时机?

     我们学校的做法是结合疫情这个大的主题,进行了项目化学习的总体设计,学科之间进行了有效的融合。

1、德育为先,落实育人主体责任

     线上课堂刚刚开展,全校统一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线上“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仪式,校长利用“开学第一课”对全体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接着德育处联合道法老师首先开展《我爱你中国—战疫下的思考》《疫情下的公民责任》《正确对待疫情增强打赢信心》等疫情专题课堂,引导学生树立公民责任和公民意识,爱祖国爱家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安排全体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实时关注疫情动态。组织全体班主任围绕疫情开设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防护疫情,从我做起”“从‘心’出发,共同战‘疫’”“疫情下,我们的成长时光”等一系列的云端主题班会,推出疫情防控心理热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心理健康指导。学校布置学生每天自己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既加强了劳动教育,也缓和了亲子关系。

2、多学科融合,共同构建主题大课堂

     各个学科也围绕疫情大背景,结合自己学科进行学科设计,使得疫情主题课程体系完整丰富。语文学科主要以阅读和微写作的方式展开,利用这个比较长的假期,推荐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比如《平凡的世界》《发现病毒》等。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微写作活动。开展了“我为武汉送祝福”,给最美逆行者拟写颁奖词,给小区居民写倡议书,《我的十八线主播老师》《中国,我在》等微写作练习也陆续展开。我们要求学生每人写一首“战疫情诗”,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感受送出真诚的祝福。所有写作活动前后关联,形成一个活动序列,既有语文学科的特色,又围绕疫情这个大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同时其他学科也参与到这个大的活动中来。生物学科开展的《病毒和细菌的区别》《传染病及其预防》等专业讲座让学生对病毒知识有了清楚的认识和科学的防控。地理学科开展的《地理视角下的武汉》,让学生了解武汉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开展“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最美不过节气,最好不过中国”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孩子充分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疫情下全球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数学老师布置学生根据每天的数据画出疫情发展曲线图;英语老师组织全体同学共唱英文歌,向全世界人们送出我们的祝福;历史老师给学生讲解了《年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新年放爆竹驱赶瘟神等传统习俗;音乐老师组织全体学生用抖音送出对武汉的祝福视频;美术老师指导同学们用手抄报、立体书和漫画等形式表达对武汉的祝福;体育老师则通过直播指导学生进行眼保健操和课间体育锻炼等等。在这个特殊的假期,学校所有学科全体老师围绕疫情这个主题给学生上了一堂完整的大课。

3、项目化学习,深入推进“致远”课程建设

     “责任担当、国家认同、国际理解”是当代中国学生的必备品质,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提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因此,面对疫情在全球扩散,中国向全世界积极伸出援助之手的形势下,我们开展了 “山川异域,抗‘疫’同行— 疫情下的国际协作 ”主题探究活动。学生通过主动搜寻资料,分析筛选各种信息,比较各种数据,发现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撰写研究报告,提高应用信息能力,发展独立思维、辩证思维,掌握理性客观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同时通过对全球重大卫生事件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公民责任和家国情怀,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真实的议题探究过程中,通过行动、思考与交流,积极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培养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在未来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项目化学习的理念让我们的这次活动紧扣生活、紧扣社会,使我们学校“致远”课程体系更加丰富和完整。


     可以这样说,这次疫情是对学校的一个全方位的考验,对学校的各方面工作进行了一个有效的鉴定。那么,当疫情结束之后,作为教育人有必要从学校的管理层面进行反思,促进智慧校园建设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综合提高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完善学校顶层设计,丰富学校课程设计,全方位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和应用水平,重构信息化环境下学校教育生态。面对改革的潮流,用我们自己的作为,为时代交上最满意的答卷。

现在开始您的长沙网站建设品牌之旅